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二月西湖雨夜泛舟的生动画面。
第一句"满湖云水湿如灰"用湿漉漉的灰色来形容被云雾笼罩的湖面,营造出朦胧阴郁的氛围。第二句"直为桃花冒雨来"点明诗人不顾雨天特意来看桃花,表现出对美景的执着追求。
后两句写行程的转折:原本已经做好在寺庙借宿的准备("已拚寻僧寺中宿"),却意外发现傍晚阴云散开("峭寒忽见晚阴开")。"峭寒"二字既写出春寒料峭的感觉,又暗示天气转晴带来的惊喜。
全诗通过天气变化和行程转折,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语言清新自然,将一次普通的出游写得充满诗意和趣味性。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