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湛碧池塘,空青庭院,清霜又已深秋。
绕篱香韵,黄菊伴人幽。
怪是重阳佳节,凭阑处、吹帽风稠。
思前古,渊明此际,淡漠几曾愁。
江山无限感,悲深语咽,志壮身柔。
剩图书经卷,夙业堪修。
忆昔云鬟藕覆,菱镜里、未展眉头。
时易暮,数声哀雁,叶落满沙洲。

现代解析

这首《满庭芳》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的场景,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感慨。全诗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上阕(前半部分)主要写景:
- 开篇用"湛碧池塘,空青庭院"勾勒出清澈的池塘和空旷的庭院,营造出清冷的深秋氛围。
- "绕篱香韵,黄菊伴人幽"写菊花绕着篱笆盛开,散发着幽香,陪伴着孤独的人,暗示作者内心的孤寂。
- "重阳佳节"点明时间,风吹落帽子的细节("吹帽风稠")既写实又暗含人生易老的感慨。
- 最后联想到陶渊明,说他在这样的时节也不会忧愁,其实是反衬自己此刻的愁绪。

下阕(后半部分)转入抒情:
- "江山无限感"三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家国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志向难以实现的无奈("志壮身柔")。
- "剩图书经卷"两句写只能通过读书来排解苦闷,继续未完成的事业。
- "忆昔云鬟藕覆"突然转入对往昔的回忆,可能是思念故人或青春岁月,但"未展眉头"暗示当时也并不快乐。
- 结尾用"哀雁"和"落叶"的意象,烘托出时光流逝、人生暮年的悲凉。

整体特点
1. 全篇紧扣"秋愁"主题,从写景到抒情自然过渡
2. 善用对比:壮丽江山与柔弱身躯、往昔回忆与当下凄凉
3. 典故化用自然,如陶渊明、吹帽风的典故都不露痕迹
4. 最后以景结情,余韵悠长,让读者在落叶与雁声中体会作者的怅惘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只是悲秋,更通过秋景写出了知识分子对时代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在宏大历史中的无力感。那些看似写景的句子,其实都浸透着作者复杂的人生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