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桥看水

破碧沿青翻紫苔,浪声风约去还来。
老身两耳多尘土,立尽山桥不忍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站在山桥上看水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眷恋。

前两句写景:“破碧沿青翻紫苔,浪声风约去还来。”
- “破碧沿青”用颜色对比展现水流的动态——碧绿的河水冲刷着青苔,泛起紫色的痕迹,画面鲜活。
- “浪声风约”把风声和浪声拟人化,仿佛风在指挥着浪花,时近时远,充满韵律感。

后两句抒情:“老身两耳多尘土,立尽山桥不忍回。”
- “两耳多尘土”暗指老人历经沧桑,耳朵里仿佛积满了生活的风尘,听觉已不如年轻时敏锐。
- 但他依然久久站在桥上,舍不得离开。这里的“不忍回”不是身体疲惫,而是心灵被自然之美触动,想多听一听、多看一看。

精髓在于:
诗人用“看水”这件小事,捕捉到老年人对自然的珍视。流水声和风声本是寻常,但对一个听力衰退的老人来说,却是难得能感受到的生命律动。他不愿离开,既是对美景的留恋,也是对流逝时光的无声叹息。

魅力在于:
- 画面感强:碧水、青苔、紫痕、山桥,色彩明丽如画。
- 情感真挚:没有直接说“我老了”,而是用“耳朵积尘土”的比喻,含蓄又动人。
- 余味悠长:老人“立尽”桥头的背影,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那些值得驻足回味的瞬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