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的修道者形象,充满禅意和洒脱感。
前两句"独向山中见,今朝又别离"像电影开场:一个孤独的身影出现在深山,今天又要启程远行。这里用"又"字暗示修道者一直在路上,过着云游生活。
中间四句展现修道者的精神境界:"一心无挂住"说他内心清净,没有牵挂;"万里独何之"体现随遇而安的态度;"绝烟火"指远离尘世生活;"话古时"则表现他与常人不同的谈吐,总讨论些玄妙的话题。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修道者没有徒弟跟随,只有一只白狗作伴。这个画面既孤独又温馨,白狗象征着纯真本性,暗示修道者已返璞归真。整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塑造出一个超脱世俗、自在修行的隐士形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美。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