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醉杨妃菊

袅娜娇姿不耐霜,芳根移得在朝阳。
带将春色三分艳,散作秋阴满院香。
倾日尚疑闻羯鼓,临风犹似舞霓裳。
祇愁野鹿偷衔去,寂寞梨园空断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拟人手法把菊花比作醉酒的杨贵妃,写得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

前两句写菊花娇弱怕霜,需要移植到朝阳处生长——就像杨贵妃需要精心呵护一样。这里用"不耐霜"暗示美人脆弱,需要被保护。

中间四句是精华部分:
- "带春色"说菊花带着春天的艳丽色彩,却在秋天绽放,暗指杨贵妃的美跨越季节。
- "散秋香"写菊香弥漫庭院,如同贵妃的香气四散。
- "倾日"句用羯鼓(唐玄宗为贵妃击的鼓)的典故,说看花时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鼓声。
- "临风"句更妙,说菊花在风中摇曳,就像穿着霓裳羽衣起舞的杨贵妃。

最后两句转折:诗人担心野鹿会偷吃这美丽的菊花(暗指安禄山抢走杨贵妃),让梨园(皇家乐团)失去主人而伤心。这里用"野鹿"双关安禄山("禄"与"鹿"同音),"梨园"代指唐玄宗,写出盛世落幕的惆怅。

全诗妙在处处写菊,又处处写人。通过菊花联想到杨贵妃,再联想到大唐盛衰,把花的娇美、人的风华、历史的叹息都融在一起,越品越有味道。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美丽易逝"的伤感——再娇艳的花终会凋零,再辉煌的盛世也会成为过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