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二首(庚午岁) 其二

吾闻老子言,骤雨不终日。
天道信有常,如何亦难必。
方春常苦雨,入夏势转疾。
滂沱每彻晨,滴沥又连夕。
幸尔暂开明,俄然复奔轶。
田畴浩汤汤,浸与太湖一。
吁嗟生民居,化作鼋鼍窟。
旦夕不自谋,卒岁岂遑恤。
岁行况在午(史记岁在午当旱),月宿乃离毕。
挽日当谁能,补天恨无术。
安得万里风,吹使雨脚绝。
青天净无云,红轮皎然出。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面对连绵不断的暴雨,内心充满忧虑和无奈的情感。

开头作者引用老子的话"暴雨不会下一整天",本想说天道有常,但现实却恰恰相反——春天开始就苦于雨水,到了夏天雨势更猛。大雨下得又大又久,刚停一会儿马上又倾盆而下。田地都被淹成了汪洋,和太湖连成一片,老百姓的房子都快变成水族馆了。

中间部分写出了百姓的困境:眼下都顾不过来,哪还管得了年底怎么过?作者还引用史书记载"午年本该干旱",可现实却是暴雨成灾,这种反常让他很无奈。他想把太阳拉回来,想把天补上,可这些都做不到。

最后作者发出强烈愿望:希望能有万里长风把雨吹散,让天空放晴,红日高照。整首诗通过暴雨成灾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