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词

春草兮青青,罗生兮满庭。
望王孙兮不归,纷百草兮愁人(叶如之翻)。
结幽兰兮佩之,采莫采兮江蓠。
东风发兮江渚,晞朝暾兮以雨。
荪亦乐兮有母(叶满补翻),日承颜兮堂下(叶后五翻)。
把瑶华兮琼英(叶于良翻),日方永兮岁未央。
羌进拜兮羞余觞,春欣欣兮百草生(叶傅王翻)。
草生兮有心(叶思容翻),春复春兮焉穷。

现代解析

这首《春草词》像一幅春日画卷,用草的生长比喻思念之情,读起来既有画面感又充满情感张力。

1. 核心意象——春草与思念 全篇围绕"春草"展开:开篇满院青草疯长,暗示思念也像野草一样蔓延。"王孙不归"点明主题——这是首盼人归来的诗。有趣的是,诗人用"草都让人发愁"这种拟人手法,把无形的愁绪变得肉眼可见。

2. 生活细节里的深情 中间部分笔锋一转,出现温馨日常:主人公佩戴幽兰香草(古人常以香草喻美德),在晨光雨露中忙碌。特别打动人的是"有母承欢"的描写——虽然思念远方的人,但眼前侍奉母亲的场景充满烟火气,这种对比让情感更有层次。

3. 时间循环中的期盼 结尾处"春复春兮焉穷"是点睛之笔:春天年复一年,思念没有尽头。就像现代人说的"等待是最长情的告白",诗人用野草"有心"的拟人手法,把等待写成了一种主动的坚守。

艺术特色: - 每句带"兮"字,保留楚辞韵味但更通俗 - 多处使用"叶XX翻"的押韵技巧,朗读时有音乐感 - 明写春草暗写相思,类似现代歌词的"借物抒情"

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把等待的焦灼与日常的宁静奇妙融合。就像我们今天一边过着平凡日子,一边惦记远方重要的人——两千年前古人的情感,原来和我们如此相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