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赠沈约之

苏端薛复同黄土,海内文章谁接武。
即今七字续长言,沈子挥豪照今古。
朝为百赋更贾勇,暮作千诗犹奋怒。
补天綵笔不费工,捲地奔风随插羽。
穷途得所喜入眼,口诵新篇身起舞。
已知奔逸逐骅骝,况复逡巡蹈规矩。
荐书指日登姓名,艺圃方期富仓庾。
阎公色动瞻斗牛,处士当筵赋鹦鹉。
跨海鲸鱼要力求,翡翠兰苕不须数。
不嫌投迹老龟溪,看子声名满寰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对好友沈约之的赞美和鼓励,用现代语言解读如下:

1. 开篇对比,突出才华
前两句用"苏端、薛复"(可能是当时已逝的文人)化作黄土的典故,引出疑问:当今文坛谁能继承他们的风采?接着立刻给出答案——你(沈约之)的七言诗延续了传统,笔墨纵横足以照耀古今。这里用"挥毫照今古"这种夸张手法,突出沈约之的文学造诣。

2. 创作力爆棚的夸赞
中间部分用生动比喻描写沈约之的创作状态:
- 早上写百篇赋文仍斗志昂扬,晚上作千首诗还精神抖擞(夸张手法表现才思敏捷)
- 像女娲补天的彩笔一样轻松写意,文思如狂风席卷般迅猛(用神话典故赞美)
- 读到他的新作会让人忍不住手舞足蹈(侧面体现作品感染力)

3. 前途无量的预言
后段转为对未来的期待:
- 将沈约之比作追千里马的骏马,说他既能创新突破又能严守规范("奔逸逐骅骝""逡巡蹈规矩")
- 预言他很快会被推荐做官("荐书登姓名"),在文坛收获硕果("艺圃富仓庾")
- 用"阎公看斗牛""处士赋鹦鹉"两个典故,暗示他会被权贵赏识
- 鼓励他追求"跨海鲸鱼"般的宏大成就,别满足于"翡翠兰苕"的小巧之作(比喻要写大气磅礴的文章)

4. 结尾的深情寄语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表示自己甘愿隐居老去("投迹老龟溪"),但一定会见证好友名满天下。这种"我默默支持你成功"的友情,比直接夸奖更显真挚。

核心魅力
- 用"早上写赋晚上作诗"等生活化描写让天才形象接地气
- "读你诗忍不住跳舞"这样具体场景引发读者共鸣
- 鲸鱼vs兰苕的比喻,巧妙传达"要写就写大手笔"的文学主张
- 全诗既有"你超厉害"的狂热粉丝心态,又有"你会更成功"的人生导师视角,情感层次丰富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