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中凿石引水、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传递出宁静淡泊、孤高雅致的情怀。
前两句"凿石引飞泉,空山响寒玉"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劳动与自然的交融。主人公亲手开凿山石引来清泉,寂静的山谷里回荡着泉水如寒玉般清冷的声响。这里的"寒玉"既是比喻泉水的清澈透亮,也暗示了山间幽静清凉的环境。
后两句"心赏独谁真,时来倚修竹"转向内心感受。诗人说真正能欣赏这美景的只有自己,时常独自靠在修长的竹子上沉思。这里的"独谁真"既表达知音难觅的孤独,也暗含对自己审美品味的自信。"倚修竹"这个动作既写实又象征,修竹在中国文化中代表高洁品格,暗示主人公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全诗通过"凿石""飞泉""寒玉""修竹"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动作描写和环境烘托,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遗世独立、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中动静结合,既有凿石引水的劳动动态,又有倚竹沉思的静态画面,形成富有禅意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