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胡季履
吾易不师房与雄,吾筴不占方与功。曰生一字有馀矣,万有二千无隐尔。
家人养火青枫前,过鼎一散成灰烟。泉亭长在麓之始,一止于山斯蹇矣。
君不见坎离汲汲长相亲,天渊混混无停云。陈根已腐先复神,硕果未落心先人。
心源翼翼城与瓶,目光步步蘧而醒。得路至死行勿还,一篑自到天门山。
不愁缉缉仍翻翻,偏我诈诈与奸奸。只愁衰惰忘跻攀,生意自断它人难。
公家此事最了了,万仞峰头看飞鸟。忽然怜我鸒鸠鴳雀之凡毛,傅以鹏翼何其高。
现代解析
这首诗看似深奥,其实核心讲的是两种人生态度的对比:一种是作者坚守的朴素踏实,另一种是世人追逐的投机取巧。
开头四句是作者自白:我不学房玄龄、李雄那些权谋之术(房与雄是唐代名臣),不算计功利得失。在我看来,守住"生"这个字(指本心)就足够了,天地万物(万有二千)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中间用几个比喻说人生哲理:像枫叶烧火终成灰,泉水总从山脚流,说明万物要遵循自然规律。又用"陈根腐却先发芽,果子未落心已贪"讽刺世人急功近利。而作者选择像城墙和花瓶一样稳固内心,像醒着的人一样看清每一步。
后段直接批判现实:世上多的是狡诈之徒(诈诈与奸奸),但作者只担心自己懈怠。最欣赏的是站在高峰看飞鸟的豁达境界(公家此事最了了)。最后自嘲是平凡小鸟,却被朋友当作大鹏,其实是表达对真诚情谊的珍视。
全诗妙在把抽象哲理具象化:用烧火、泉水、果子等日常事物,把"坚守本心"的道理讲得生动可感。作者像唠家常一样告诉你:别学那些花招,稳扎稳打才是真本事。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