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精心打扮的场景,通过领口刺绣的细节展现她的精致生活,同时暗含若即若离的情感关系。
前两句"双鸳刺绣领,粲烂五文章"用绣着鸳鸯的衣领和华丽的花纹,生动展现了女子衣着的精美。鸳鸯成双的图案暗示着对爱情的向往,而"粲烂"(灿烂)一词更突出了服饰的夺目效果。
后两句"暂近已复远,犹持歌扇障"刻画了一个微妙的情感场景:两人刚靠近又疏远,女子还用歌扇半遮面庞。这把歌扇既是表演道具,也是情感屏障,生动表现了女子欲迎还拒的娇羞情态,让读者感受到恋爱中若即若离的甜蜜与忐忑。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通过服饰细节和行为描写,既展现了古代女子的精致生活,又含蓄地表达了恋爱中的微妙心理,体现了古代诗歌"以小见大"的艺术魅力。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