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古代禅宗的故事,简单来说就是讲了一个古人在禅宗修行中的经历。
诗中的“古人参罢祖师禅”意味着这位古人通过深究禅宗的教义完成了自己的禅修,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觉悟。禅宗讲究“悟”,这种悟是心灵上的顿悟,不是通过文字或外在知识的学习就能达到的。
“已證如如不动尊”这里的“如如不动尊”指的是“如来”,意味着这位古人在禅修中达到了一种不动摇、寂静的状态,就像佛祖一样,达到了禅悟的最高境界。
“想见脚根坚似铁”这句话是说这位古人在经历如此深刻的修行之后,心灵的本质已经变得非常坚定,就像铁一样坚固。用脚根坚固来比喻心中的坚定,形象地表达了他内心的定力之强。
“履鞋化石俨然存”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奇特的景象:这位古人的鞋变成了石头,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这可能是在象征他的修行成果是真实存在的,无法改变的。石头在这里不仅代表了坚定,也可能是象征他留下的修行痕迹,或是他所在的地方被人们视为圣地,永远被铭记。
整首诗通过古人修行的过程和结果,表现了禅宗修行中达到心灵深处平静和坚定的境地,以及这种境界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诗中的奇特想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这首诗读来有趣,又富有哲理。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