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冯太博归州春望

闻说巴东暂解颜,两回曾到十年间。
咤(自注:平。)滩自古风波险,玉洞无人水竹閒。
霜雪凭虚千尺瀑,烟岚弥望四围山。
登临欲伴春游去,惟恐藤萝不易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巴东归州春景的向往和感慨,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首联"闻说巴东暂解颜"是说听说巴东的景色能让人暂时忘却烦恼。"两回曾到十年间"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和怀念,十年间去过两次,可见印象之深。

中间两联用生动的对比手法写景:
"咤滩自古风波险"写江滩的惊险,而"玉洞无人水竹閒"却描绘出幽静的山洞和悠闲的竹林,一动一静形成反差。
"霜雪凭虚千尺瀑"是壮观的冰雪瀑布,而"烟岚弥望四围山"则是朦胧的远山,一近一远,一清晰一朦胧,很有层次感。

尾联"登临欲伴春游去"表达了诗人想趁着春天去游玩的愿望,但"惟恐藤萝不易攀"又透露出对山路难行的担忧。这种既向往又犹豫的心情很真实,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登山困难的顾虑。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山水画:有险滩、幽洞、飞瀑、远山,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流露出诗人细腻的情感。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想去又怕难"的矛盾心理,让整首诗显得特别有人情味。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