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剑州至苍溪县途中作
两剑争嶙峋,过此稍夷坦。
驿路络山梁,古柏翼长坂。
夹道散清影,森森寒欲晚。
州城半在山,城下一溪满。
涉溪上层峦,欹仄愁偏反。
丁宁告仆夫,日高行且缓。
言寻招提宿,道路加餐饭。
古寺多悲风,林声夜未断。
明发望苍溪,朝烟已在眼。
驿路络山梁,古柏翼长坂。
夹道散清影,森森寒欲晚。
州城半在山,城下一溪满。
涉溪上层峦,欹仄愁偏反。
丁宁告仆夫,日高行且缓。
言寻招提宿,道路加餐饭。
古寺多悲风,林声夜未断。
明发望苍溪,朝烟已在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从剑州到苍溪县的山间旅途,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活动,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沿途的风景。
开头写两座高山对峙,山路崎岖,但走过这段险路后地势逐渐平缓。驿路沿着山脊延伸,古老的柏树像翅膀一样守护着山坡。走在山路上,树影婆娑,天色渐晚,寒意渐浓。
接着写州城依山而建,城下溪水充盈。诗人涉溪上山,山路陡峭难行,让他心生忧愁。他叮嘱随行的仆人放慢脚步,等太阳升高些再走。他们计划找个寺庙借宿,路上还要记得吃饭补充体力。
夜里住在古寺,风声呜咽,林涛阵阵,整晚未停。第二天清晨出发,远远望见苍溪县,晨雾中已能隐约看到它的轮廓。
全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真实的心理感受,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行的艰难与自然的壮美。诗人没有刻意渲染情绪,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记录所见所感,反而更显真挚动人。诗中"丁宁告仆夫"这样的细节,更增添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