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外漂泊多年,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说:人生道路本来不分南北(指人年轻时总觉得去哪都一样),但如今全家都在外地做官,反而和亲人分散了。这里用"阮道"的典故(魏晋名士阮籍喜欢独自驾车漫游,走到没路就痛哭而返),暗示自己漂泊无依的处境。
中间四句是精华: - 每年春天都做着回家的梦,但十年过去了,只能在文章里写写"要给祖先扫墓"的空话("誓墓文"指王羲之发誓不再做官的典故,这里反用) - 在北方看到寒食节(清明前一两日)的春雨打湿了燕子窝的泥,自己骑马经过太行山时眼泪像云一样多。这两句把节气、动物、天气和自己的眼泪巧妙结合,画面感很强。
最后两句是羡慕:真羡慕那些能带着简单祭品(麦饭)去扫墓的人,他们能在太阳落山前轻松回家。而自己连这么简单的心愿都实现不了。
全诗用对比手法: - 年轻时觉得"去哪都一样" vs 现在觉得"在哪都不对" - 别人轻松扫墓 vs 自己十年回不了家 - 燕子有窝 vs 自己像浮云一样漂泊
这种用日常小事(扫墓、燕子筑巢)表达深沉乡愁的写法,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原来古人想家的心情,和我们今天在外打工、过年抢不到票回家的感觉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