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昆山 其二

一岫俯川陆,天晴翠欲流。
不嫌城郭近,转觉石林幽。
白日楼台暝,清晖岛屿浮。
春山浓似画,黛色扑行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乘船远望昆山的美丽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画面感。

首联"一岫俯川陆,天晴翠欲流"用拟人手法写昆山像低头俯瞰着河流陆地,晴朗的天空下,山色青翠得仿佛要流淌下来。一个"流"字让静态的山色有了动感,凸显春山的鲜活生命力。

颔联"不嫌城郭近,转觉石林幽"写出诗人独特的感受:虽然山离城市很近,但山中的石林反而显得更加幽静。这种反差感暗示了诗人向往自然的心境,能在喧嚣中寻得一方宁静。

颈联"白日楼台暝,清晖岛屿浮"继续描绘光影变化:阳光下的楼台显得朦胧,清澈的波光中岛屿仿佛漂浮在水面。"浮"字用得巧妙,让整个画面轻盈灵动起来。

尾联"春山浓似画,黛色扑行舟"将全诗推向高潮:春意盎然的山色浓得像画一样,青黑色的山影迎面扑向行驶的小船。"扑"字极具冲击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势的扑面而来。

全诗通过"流""浮""扑"等动词的巧妙运用,将静态的山水写得生机勃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山水光影的细腻观察和生动描绘,自然流露出对春山美景的陶醉之情。诗中远近、动静、明暗的对比运用,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