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立冬十月十一日陪路文周朋携禔祖同访后山道人庵道人出就庵烹茶庵外采菊拾橡实以归偶成即事 其二
养生无欠亦无馀,种竹圈篱草结庐。
凿地觅甘分乳脉,锄田得实饱新蔬。
壁间数本空王像,架上都无养性书。
我自病来能晚食,从今缓步当安舆。
凿地觅甘分乳脉,锄田得实饱新蔬。
壁间数本空王像,架上都无养性书。
我自病来能晚食,从今缓步当安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拜访山中隐士的闲适生活,展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简朴养生的生活哲学。
首联"养生无欠亦无馀,种竹圈篱草结庐"是说隐士的养生之道恰到好处,不过分也不欠缺。他用竹子围成篱笆,用茅草搭建房屋,过着简单自然的生活。
颔联"凿地觅甘分乳脉,锄田得实饱新蔬"描写隐士自给自足的生活:挖井取水,耕种收获新鲜蔬菜。这里"乳脉"指甘甜的泉水,"得实"指收获果实。
颈联"壁间数本空王像,架上都无养性书"很有意思,墙上挂着几幅佛像(空王指佛陀),但书架上却没有养生书籍。这说明隐士不拘泥于形式,真正把养生融入日常生活。
尾联"我自病来能晚食,从今缓步当安舆"是诗人自己的感悟:自从生病后学会了节制饮食(晚食指推迟用餐时间),今后要像乘坐安稳的车子一样,慢慢享受生活。
全诗通过朴素的语言,展现了返璞归真的生活智慧。诗人告诉我们:真正的养生不在于刻意追求,而在于顺应自然、知足常乐。就像诗中的隐士,住草屋、喝泉水、吃自己种的菜,看似简单却充满智慧。这种生活方式对现代人追求健康、减压都有启发意义。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