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二十

消息闲凭曲艺看,考工文字太丛残。
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过肆市有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路过市集时,对民间疾苦和社会现状的感慨。他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底层百姓艰难求生的画面。

前两句说人们只能通过街头卖艺这样的消息渠道了解社会动态,而真正记录工艺技术的典籍却早已残缺不全。这里暗指官方不重视民间技艺传承,导致传统工艺逐渐失传。

后两句更直接地描写现实困境:市场上连最基本的度量工具(黍尺)都没人校准,商贩们在混乱的集市中你争我夺,却连一顿饱饭都难以挣到。诗人通过"抢攘"这个动作,生动展现了市井小民为生存挣扎的辛酸。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力感——百姓想靠手艺吃饭,却发现连最基本的公平交易环境都没有。诗人没有直接批判时政,但通过对市集细节的白描,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既真实又深刻,让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成为了反映社会问题的镜子。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