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辛斋南还用耑木韵 其二

羁栖无那客愁何,憭慄西风坠叶多。
坐见桑田长变眩,笑看铜狄几摩挲。
支硎山迥堪调鹤,昙𥗝村深可斗鹅。
最好江南风物在,青鞋应得数经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他乡的游子面对秋天萧瑟景象时的复杂心情,同时流露出对江南故地的深深眷恋。

前四句写游子愁绪:开篇直接点出漂泊在外的无奈与忧愁,西风落叶更添凄凉。诗人用"桑田变沧海"的典故,暗示世事无常;"铜狄"(铜铸人像)的摩挲则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沧桑感的秋日图景。

后四句笔锋一转:诗人遥想江南故地的美好风光。"支硎山"和"昙𥗝村"两个地名勾勒出江南特有的山水田园景致,调鹤斗鹅的闲适生活令人向往。最后以"青鞋"(指代隐士或游人)作结,表达了对重游故地的期待。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虽然身处异乡感到孤寂,却通过对江南风物的温馨回忆,在萧瑟秋景中找到了精神慰藉。这种将愁绪与怀旧交织的写法,既真实呈现了游子的心境,又展现了中国文人"以美景慰乡愁"的独特情感表达方式。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