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杭州天竺寺

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天竺寺的壮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神圣。

开头两句点明天竺寺在西南群山中的超凡地位,仿佛是天上的仙境。接着,诗人用生动的画面带我们走进寺庙:山路穿过竹林,清泉分流进入寺中,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这两句很有画面感,仿佛能看到诗人在云雾缭绕的丹井旁漫步,或在石桥边静静赏月,给人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

随后,诗人从近景转向远景:山谷中传来遥远的江声,楼台与海上云雾相连,既宏大又缥缈。春天的山岭上,佛塔映着白雪;傍晚的松林间,钟声伴着轻烟,更添禅意。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虽然已经游览了这么多美景,但依然觉得遗憾,因为还没看到峰顶的莲花(可能指山峰形状如莲,或象征佛国净土),表达了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具体的山水描写,又有空灵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天竺寺的宁静与神圣。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