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寺春雀

春风夜雨沐花妍,晓霁檐前雀噪喧。
孰谓可知机里事,飘然翕翮舞长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晨的生动画面,充满春天的生机与自由气息。

前两句"春风夜雨沐花妍,晓霁檐前雀噪喧"像电影镜头一样展开:昨夜春风带着细雨滋润了花朵,清晨雨停后,屋檐前的小鸟们正叽叽喳喳叫得欢。这里用"沐"字把花朵拟人化,仿佛花朵在享受春雨的沐浴;"噪喧"则生动表现了鸟群的活泼热闹。

后两句"孰谓可知机里事,飘然翕翮舞长天"笔锋一转:谁能猜透小鸟们的心思呢?它们突然就展开翅膀,在广阔天空中自由飞翔。"翕翮"这个动作描写特别传神,让人仿佛看到小鸟收拢又展开翅膀的瞬间。

全诗最妙的是从小景到大境的升华:从屋檐下的一群小鸟,突然转向辽阔天空,这种视角的转换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人通过小鸟的自由飞翔,其实也在表达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短短四句,既有细腻的观察,又有开阔的意境,还暗含人生哲理,这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