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井经台接岩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一句,却像一幅浓缩的山水画,用最精炼的笔触勾勒出超然物外的意境。

"丹井"指道家炼丹的水井,暗含修仙的意象;"经台"是诵经修行的石台,代表精神修炼;"岩洞"则是自然形成的山体空间,象征隐逸之地。这三个意象层层递进:从人工的井台到天然的山洞,暗示着从人为修炼到融入自然的升华过程。

最妙的是"接"字,仿佛让不同时空的场景产生了流动感——炼丹的烟火气还未散尽,诵经声已与山涧流水共鸣,最终修行者与岩洞浑然一体。这种文字留白让人联想到:或许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而在于心灵与自然的共振。

整句诗没有主语,却让读者自然代入成探索者,跟随文字完成一场从人间到仙境的穿越。它像一扇任意门,短短七个字就打开了中国人心中"天人合一"的理想世界。

王随

(973—1039)河南人,字子正。真宗咸平间进士。累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改扬州。未几,权知开封府。后历知杭州、河南府,所至有惠政。仁宗明道二年,拜参知政事。景祐二年,知枢密院事,寻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以无所建树,及与同僚屡起忿争,为韩琦弹劾,罢相,出判河阳。卒谥文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