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图为许志完作

定山破袖无尺大,东归袖取蓬莱峰。
峰头老秃几千树,槎牙万古撑长空。
箕山老人不晓事,问余欲向青天住。
醉中见许不作难,袖中滚滚倾天地。
老人睹此造化权,返却而走心茫然。
忽然江海一平地,千仞万仞飞苍烟。
锦树苍峰不须买,草阁秋崖明月在。
白头得此当有知,还我东坡袖中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山水世界,展现了作者豪放不羁的想象力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四句像电影开场:一位衣袖破旧的隐士(定山)从蓬莱仙境归来,袖中竟藏着巍峨山峰。山峰上千年古树如龙爪般刺向天空,营造出震撼的视觉画面。这里用"袖中藏山"的夸张手法,表现人与自然的奇妙交融。

中间八句是戏剧性对话:一位不解风雅的老者(箕山老人)质问诗人为何想住在天上,诗人借着酒劲当场表演"袖里乾坤"——从破衣袖中倾倒出天地万象。当老人看到这改天换地的神通时,吓得转身就跑。突然场景切换,江海变平原,群山化作青烟飞腾。这部分用奇幻场景表现艺术创作的魔力,说明真正的艺术能让人重新认识世界。

最后四句点明主题:真正的美景(锦树苍峰)不需要金钱购买,草屋秋山配上明月就是无价之宝。当白发老人领悟这个道理时,就能像苏东坡那样,在平凡生活中发现浩瀚天地。全诗通过"袖中藏天地"的意象,揭示艺术的真谛:用想象力把寻常景物转化为震撼人心的美,这种创造力的源泉就藏在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中。

诗中"破袖藏峰"、"醉中倾天地"等脑洞大开的想象,实际是在说艺术家如何用独特眼光重构现实。最后回归"草阁秋崖"的朴素之美,暗示最高明的艺术终究要扎根生活。这种从奇幻回归质朴的写法,让作品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深刻的生活哲理。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