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太仆蔡谪教海阳六首 其一

十载台郎滞尔身,白头重作岭南人。
祗缘汲黯忧时切,不信虞翻骨相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陈太仆的官员被贬到岭南(今广东一带)当教书先生的故事。

第一句"十载台郎滞尔身":陈太仆在中央部门当了十年小官,一直没得到升迁。"台郎"是古代部门里的官职,"滞"就是停滞不前的意思。

第二句"白头重作岭南人":头发都白了还要被贬到遥远的岭南。岭南在古代是蛮荒之地,被贬到那里是很惨的。

第三句"祗缘汲黯忧时切":用汉代名臣汲黯的典故,说陈太仆是因为像汲黯一样太关心国家大事、说话太直,才得罪权贵。

第四句"不信虞翻骨相屯":又用三国时虞翻的典故,说陈太仆不信自己命中注定要倒霉("骨相屯"就是面相不好的意思)。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
1. 用两个历史典故,把陈太仆被贬的原因说得既含蓄又明白
2. "白头"二字特别扎心,让人感受到官场沉浮的残酷
3. 表面是为朋友鸣不平,其实暗含对朝廷的批评
4. 虽然写的是个人遭遇,但反映了古代很多正直官员的共同命运

这种诗的魅力在于:明明在说很沉重的事,却用典故和含蓄的表达让读者自己体会,比直接骂人更有力量。就像现在有人说"某人因为太耿直被调去山区支教",大家都懂是什么意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