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杜仲高移居清湖①

笑携鸡犬入城居,无复游从叹阔疏。
河水通船堪载酒,桐阴近屋可脩书。
饭香休忆辛田米,羹美何惭丙穴鱼。
我亦买山湖上住,效芹时拟贡园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杜仲高搬到清湖边新居的喜悦生活,充满了邻里温情和田园乐趣。

开头用"笑携鸡犬"这个生动画面,表现朋友搬家时连家禽宠物都带着的温馨场景。"无复游从叹阔疏"说以后不用再为住得远、见面少而叹息了。三四句写新居环境:门口有河能通船运酒,屋旁梧桐成荫适合读书,把临水而居的便利和树荫下的闲适都写活了。

中间两联用对比手法:吃着香喷喷的米饭不必再惦记以前辛苦种的稻米,喝着鲜美的鱼汤也不比名贵的丙穴鱼差。这里"辛田米""丙穴鱼"都是借代,前者指过去劳作的辛苦,后者代表昂贵的美食,其实是在说现在粗茶淡饭也吃得香甜。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也要在湖边买房,还要经常送些园子里种的蔬菜给朋友。这里"效芹"用了典故(古人献芹表示心意),但表达的就是要送自家蔬菜的朴实心意。全诗通过搬家、居住、饮食这些日常小事,把朋友比邻而居的期待写得情趣盎然,展现了宋代文人向往的"择邻而居"的理想生活状态。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