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王子重吏部京师即回秣陵省觐

藤花官舍日从容,相忆长吟对涧松。
七载谁怜花下别,三春还喜寺前逢。
新诗远带峨嵋雪(子重有使蜀诗最奇),归棹方迎白下钟。
为拜山公道珍重,献花岩北待相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在京城偶遇好友王子重,两人短暂相聚后又将分别的场景。全诗充满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重逢的期待。

前两句写两人在官衙的藤花下悠闲相处,常对着山涧松树吟诗作对,展现了他们志趣相投的深厚友谊。"七载谁怜"突然转折,道出分别七年无人理解的孤独,而"三春还喜"又转为意外重逢的欣喜,形成强烈情感对比。

中间提到王子重从四川带回的诗歌带着峨眉山的雪意(说明他的诗风清奇脱俗),现在又要乘船回南京(白下是南京古称),钟声暗示离别在即。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请王子重代他向南京的长辈(山公)问好,并约定将来要在献花岩(南京名胜)重聚,一个"待"字透露出对再会的殷切期盼。

全诗就像朋友聊天般自然,把七年思念、意外重逢、短暂相聚、临别约定这些生活片段串联起来,没有华丽辞藻,却让人感受到真挚友情跨越时空的温暖。特别是最后那个"献花岩北"的约定,就像我们现在说"下次一起去某地玩",让古典诗词突然变得亲切起来。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