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书斋即事三首 其二

不知何事有生涯,皮褐亲裁学道家。
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
盆池有鹭窥蘋沫,石版无人扫桂花。
江汉欲归应未得,夜来频梦赤城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修道者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充满闲适与矛盾。

前四句写日常生活:诗人过着简单随性的日子,自己动手缝制粗布衣服,学着道家的生活方式。深夜饮柏叶茶(道家养生饮品),清晨吃云华(可能指露水或简单食物)。这些细节展现了清贫但自在的生活状态。

中间两句写居住环境:小池塘边有白鹭偷看浮萍,石板上落满无人打扫的桂花。这两个画面既表现自然之趣,又暗含孤独感——鹭鸟尚能自由来去,桂花却无人问津。

最后两句透露内心矛盾:虽然看似享受隐居生活,但"江汉欲归"表明他仍怀念俗世,而"夜来频梦赤城霞"(赤城是道教名山)又显示对修道的向往。这种既想回归尘世又渴望修道的纠结,通过频繁的梦境生动展现出来。

全诗妙在通过日常细节呈现复杂心境:看似平静的生活下,藏着对人生方向的迷茫与挣扎。诗人用白鹭、桂花等自然意象,把这种内心矛盾写得含蓄而富有诗意。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