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短灯檠歌寄刘长方

我与君游最久长,短檠夜夜分清光。初从乡校共牢落,晚入太学同凄凉。

眼看儿辈尽腾踏,尚磨铁砚穿藜床。君今已作青云客,万言曾射天庭策。

蓝袍归拜七十翁,寿酒十分倾太白。嗟予偃蹇只如前,日高空作卢仝眠。

乐事已输君自恣,银烛高烧环翡翠。直形空腹旧时灯,墙角未应容易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写给朋友刘方的一首赠别诗,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两人从贫寒到显达的友谊故事。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回忆同甘共苦的青春(前六句)
诗人回忆与刘方年轻时一起在乡村学校读书的穷苦日子,晚上只能共用一盏矮灯(短檠)照明。后来到太学求学依然清贫,睡藜草床、用铁砚磨墨。眼看着同龄人都飞黄腾达,他们却还在坚持苦读。

2. 祝贺朋友功成名就(中间六句)
现在刘方终于考中进士(青云客),写的万言策论被皇帝赏识(射天庭策),穿着官服(蓝袍)回乡为老父亲祝寿,能畅饮美酒(倾太白)。这几句充满对朋友成功的欣喜。

3. 自嘲现状仍坚守初心(后六句)
对比朋友的成就,诗人自嘲还像从前一样穷困潦倒,白天像唐代诗人卢仝那样睡懒觉。虽然羡慕朋友现在能用银烛照明、佩戴翡翠的富贵生活,但诗人表示不会丢弃墙角那盏见证友谊的旧灯,暗示自己仍保持读书人的清高品格。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短檠""铁砚""藜床"等具体物品生动再现寒窗苦读场景
- 通过"银烛"与"旧灯"的对比,展现不同人生选择
- 既有真诚的祝福,又有坦率的自嘲,体现真挚友情
- 最后以珍视旧灯作结,传递出坚守初心的文人风骨

全诗就像老友聊天般自然,让我们看到宋代读书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可贵的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