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真护道人住茅山赠以小黑玉虎

少从黑虎谷中行,晚得于菟玉琢成。
辍以赠君俱隐处,大茅峰顶看风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给一名叫做黄真护的道人的赠别之作,通过对特定场景和物品的描写,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朋友的祝福。

首先,“少从黑虎谷中行,晚得于菟玉琢成”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年轻时在黑虎谷行走的经历,黑虎谷可能是指山谷中有一些像虎一样的猛兽。后来,在年老时得到了一只身如美玉雕刻而成的老虎。这里的“虎”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可能象征着勇气和力量,同时“玉琢成”也暗示了这种勇气和力量被精心雕琢,变得更为珍贵。

接下来的两句,“辍以赠君俱隐处,大茅峰顶看风生”,则表达了诗人将这种象征着勇气和力量的美好东西送给了黄真护,希望他能与自己一同隐居在大茅山的山顶上,一起感受自然的风。这里的大茅山可能指的是一个环境优美、远离尘嚣的地方,象征着平静和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意象和场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黑虎”和“玉琢成的虎”不仅是自然界的象征,更是友谊和精神力量的象征,而“隐居”和“看风生”则反映了诗人对平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