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菊花傲霜绽放的独特风姿,传递出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写十月菊花开得正艳,比重阳节时更加风流潇洒。诗人故意不提重阳节这个传统赏菊的日子,暗示菊花的美不需要依附任何节日,它本身就是一道风景。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菊花写得像一位不随波逐流的雅士。
后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更突出菊花的品格:昨夜寒霜染白了树林,红叶在冷风中瑟瑟发抖,而菊花却依然挺立,仿佛在笑着看红叶的窘态。"笑"字用得巧妙,既写出菊花不畏严寒的傲骨,又赋予它调皮的人格魅力。霜雪越是寒冷,反而越衬托出菊花的坚韧。
全诗语言活泼生动,通过菊花与红叶的对比,赞美了在逆境中保持从容的生命姿态。诗人表面写花,实则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真正的风流不在于外在的热闹,而在于内心的强大。
宋伯仁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