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祁为朋友谭秘校赴任江陵(今湖北荆州)前,先回衡阳老家探亲而写的送别诗。全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传递出对友人的赞赏和期许。
首联"吾彀飞名早,卿军补掾新"用对比手法,先说自己在科举中早早成名,再夸赞友人虽起步稍晚但终获官职。就像两个朋友聊天,一个说"我出名比较早",另一个说"但你后来也当上官了",显得亲切自然。
中间两联描绘友人行程:先回衡阳老家(雁峰是衡山主峰),再去江陵上任。用"鹤袍人"形容友人穿着官服的样子,既点明身份又带着仙鹤般的清高气质。写景时用"树色围城郭,江声如蜀地急流",既展现沿途风光,又暗喻友人即将履职的江陵地处要冲。
尾联最见真情,诗人像老友般叮嘱:"处理诉讼要谨慎,多积阴德造福百姓。"这里的"束矢讼"指小纠纷,意思是连小案子也要认真对待。最后一句直接道出全诗主旨——希望友人做个好官。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两个知心朋友话别:先夸对方,再说行程,最后叮嘱为官之道。这种朴实中见真情的写法,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千年前那份真挚的友情和对百姓的关怀。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