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与友人饮酒赏景的闲适场景,充满文人雅趣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景:城墙边的小土堆("一篑"指小土丘)在雪后格外醒目,千家万户的屋顶都均匀地覆盖着白雪。这个开头用简单的画面带出冬日静谧氛围。
中间四句写人:诗人与朋友(周仪部)一边喝酒,一边谈论江湖往事。提到"对山"(可能指代某个历史人物或典故),说他在音乐声中渐渐老去。这里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但诗人并不在意天色已晚,反而觉得这样寻幽访胜、频频对饮的时光很惬意。
最后两句借景抒情:看着萧瑟的寒梅,诗人联想到武功(可能指地名或典故)的春天。这个结尾很巧妙,用眼前的冬景引发对春日的联想,既表达了冬日的清冷感,又暗含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期待。
全诗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通过雪景、饮酒、怀旧等元素,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也透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冬日里与知心好友把酒言欢的温暖,以及从萧瑟中看到希望的豁达心境。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