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钟
延平双剑朝丰城,钟山之钟挟以行。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火鸣。
建隆真人君八极,河伯效珍宝钟出。不似汾睢发鼎光,泛泛逆流浮万镒。
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神钟的传奇故事,用充满神话色彩的笔法展现了宝钟的神奇来历和非凡气势。
前四句用"双剑化龙"的典故开篇:延平津的宝剑化作飞龙冲向丰城,钟山的神钟也被这股力量裹挟着同行。春日的浪涛席卷天地,左右两条龙带着雷火轰鸣飞腾——这里用动态画面感极强的描写,把神钟出世渲染得惊天动地。
中间四句交代神钟的归宿:宋太祖(建隆是宋太祖年号)统一天下后,河伯(水神)献宝,神钟从河底现身。诗人特意用对比手法,说这钟不像当年汾阴出土的周鼎那样需要万镒黄金打捞,而是自己逆流浮出水面,突出其灵性。
后四句描写神钟的威仪:皇帝把它悬挂在宫殿里,钟声比南朝著名的景阳钟还要洪亮,直达九重天。最后诗人发出感叹:这样的神物,怎会甘心埋没在寒冷的溪水中呢?这里暗含"人才终将遇明主"的寓意。
全诗最妙的是把历史传说(双剑化龙)、神话元素(河伯献宝)和现实器物(景阳钟)糅合在一起,既营造出神秘磅礴的气势,又暗含对当朝统治者的赞美。诗人用"雷火鸣""拂天地"等夸张比喻,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神钟出世时的震撼场景,感受到那种穿云裂石的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