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袁宏道评曰:诸诗俱苍郁得神) 其二

郡城去海不为遥,墨箨淋漓似郁蛟。
莫遣风来吹一叶,恐于笺上作波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子与大海相呼应的生动画面,充满奇幻的想象力。

第一句"郡城去海不为遥"说城市离海并不远,为后面竹与海的联想埋下伏笔。第二句"墨箨淋漓似郁蛟"用淋漓的墨色竹叶比喻成盘踞的蛟龙,既写出竹叶浓密湿润的质感,又赋予其神秘的生命力。

后两句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诗人突发奇想,担心风吹动一片竹叶,会在纸上掀起波涛。这个想象把静止的墨竹画与汹涌的海浪联系起来,让读者仿佛看到竹叶在风中摇曳时,墨色在纸上流动如浪的生动景象。

整首诗通过"海-蛟龙-波涛"的意象链条,将竹子与海洋元素完美融合,既写出竹子的神韵,又展现出艺术创作的动态美感。诗人用夸张的想象力,把普通的竹叶描绘得气势磅礴,让静态的画面充满动感与张力。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