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上雨中行舟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朦胧美和瞬间的灵感火花。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诗人庆幸遇到顺风又碰上细雨,那雨丝细密如线,模糊了视线。江边石矶上积雪被雨水冻得硬邦邦的,在昏暗的雨雾中几乎看不见。这里用"雪片坚"这个反常的搭配,让人感受到初春时节雨雪交加的湿冷。
中间两句突然放大视野:整个江面被水汽笼罩,天地间混沌一片,就像回到了盘古开天前的原始状态。这里用"混沌为胞胎"的比喻,把平凡的雨景瞬间提升到创世神话的高度。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面对这模糊不清的景色,诗人选择借酒消愁。但有趣的是,酒还没喝,诗句就突然冒出来了。这种创作灵感的迸发,就像雨水中突然闪现的亮光,揭示了艺术创作中"无心插柳"的奇妙规律。
全诗妙在把日常的雨天行舟写得气象万千,从细如发丝的雨线到混沌初开的宇宙想象,最后落点在灵感到来的惊喜,层次丰富又自然流畅。我们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体验——越是阴郁的天气,有时反而能激发出特别的灵感。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