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居的温馨画面,同时传递了家族文化传承的深意。
前两句"百丈山前道一堂,秋来草树未全荒"用白描手法勾勒环境:在高大的百丈山前,有一座讲学的厅堂,虽然已是秋天,但周围的草木依然茂盛,没有完全凋零。这里通过"未全荒"的细节,暗示着这个地方仍然充满生机。
后两句"传家正学依然在,一脉还应到粤乡"是诗的核心。诗人说家族传承的正统学问依然保存完好,就像一条绵延不断的血脉,还要传到更远的粤地(广东)。这里的"一脉"既是比喻学问传承如血脉延续,也暗指家族血脉的延续。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把学问传承写得像自然生命一样生生不息。山前的学堂与秋日草木相互映衬,学问的传承就像草木的生命力,虽然季节变换(暗示时代变迁),但重要的东西(正学)依然顽强地延续着,还要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这种将文化传承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的手法,让深刻的道理变得亲切可感。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