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过别因而留宿

岂是陈蕃榻,能淹孺子栖。
无言向春月,难寐及晨鸡。
钩幔回春色,梳头过鸟啼。
如何艳阳节,与尔惜分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留宿的场景,充满了含蓄的离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两句用典故暗示主人待客热情:虽然我家不像东汉陈蕃那样特意为高士设榻,但今晚也能让你像隐士徐孺子一样安心留宿。这里用典自然,既点题又暗含对友人的尊重。

中间四句通过春夜细节传递微妙的情绪:两人默默对着春月无言,直到鸡鸣天亮都难以入睡。这里"无言"二字最妙,既有春夜静谧之美,又暗含即将分别的惆怅。清晨钩起窗帘看到满眼春色,梳头时听见鸟鸣,这些日常场景因离别在即而显得格外珍贵。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在这百花盛开的艳阳天,我们却要面临分别。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而是用"艳阳节"反衬离愁,用"惜"字包含所有未尽之言,让读者感受到春光越美,离别越难的情感张力。

全诗就像用月光、晨鸡、春色、鸟鸣织成的一张网,轻轻网住那份欲说还休的离情,展现了唐代诗人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