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阻风

南风乍休北风起,船头浪花洒船尾。
梦断瑶台雪满衾,不知身在黄芦渚。
自起推篷望南北,波浪蹴天云墨色。
汀鹭沙鸥四散飞,饥肠何处求鲜食。
却怪扁舟两渔叟,轻忽风波重糊口。
身委蛟龙悔已迟,得鱼竟不思回首。
洲上人家昼掩扃,老树怒挟秋涛声。
祢生之骨已化土,千载空遗鹦鹉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险的江上遇险经历,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南风刚停北风就呼啸而来,浪花从船头直扑船尾。诗人从美梦中惊醒("瑶台雪满衾"指梦中仙境),才发现自己被困在长满黄芦的险滩。这里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比,突出处境的危急。

中间八句是遇险实况:推开船篷只见乌云压顶、巨浪滔天,水鸟四散逃命,诗人饿着肚子却无处觅食。这时出现两个老渔夫驾着小船冒险捕鱼,诗人既佩服他们为生计冒险的勇气,又担心他们会被浪涛吞噬。"得鱼竟不思回首"这句特别生动,写尽了渔夫们抓到鱼就忘记危险的生存状态。

最后四句转向历史沉思:岸上人家紧闭门窗,老树在风中怒吼,让人想起三国名士祢衡(曾作《鹦鹉赋》)。诗人感叹:当年才子的尸骨早已化作泥土,只剩"鹦鹉洲"这个空名流传千年。这里把眼前的危险与历史沧桑联系起来,增添了作品的深度。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的自然转换:从突发险情到旁观渔夫,再到怀古沉思,就像用镜头从近景拉到远景。诗中"浪花洒船尾""波浪蹴天"等描写极具动感,而结尾的历史感慨又给惊险经历蒙上一层人生无常的苍凉感,让读者在紧张的情节中感受到更深层的生命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