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胜金阁

黄金委粪壤,六籍垂日星。
兹焉论胜负,无乃未知经。
云林倚杰阁,楚楚罗汗青。
寄与(抄本作语)阁上人,移之置中扃(以上《鄮峰真隐漫录》卷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探讨了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价值高低。

前两句形成强烈对比:黄金虽然贵重,但终会像粪土一样被丢弃;而儒家经典(六籍)却像日月星辰一样永恒闪耀。这里用"粪壤"形容黄金,颠覆了人们对财富的惯常认知。

中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如果要在黄金和经典之间比个高下,那只能说是不懂经典价值的人才会做的比较。语气中带着对轻视文化之人的批评。

后四句描绘了一个理想场景:在高耸的楼阁中,整齐陈列着珍贵的典籍(汗青指史书)。诗人寄语阁楼的主人,建议把这些经典放在更显眼的位置(中扃指正门),暗示文化应该被珍视和彰显。

全诗核心思想是:比起转瞬即逝的物质财富,承载智慧的文化典籍才是真正值得珍视的永恒财富。诗人用形象比喻和场景描写,让这个道理变得生动易懂。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