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在厓山看奇石的场景,但背后藏着深沉的历史感慨。
前两句"长年碑读洗残潮,野鬼还将野火烧"很有画面感:古老的石碑常年被潮水冲刷,野火在废墟上燃烧。这里的"野鬼"不是真的鬼,而是暗示这里曾是惨烈的古战场(厓山是南宋最后灭亡的地方)。潮水和野火就像时间的长河,不断冲刷着历史的痕迹。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现在的人"来往不知亡国恨,只看奇石问渔樵"。游客们来来往往,没人关心这里曾经发生的亡国悲剧,只顾着欣赏奇形怪状的石头,向当地渔民樵夫打听这些石头的来历。这种反差特别强烈——曾经的国仇家恨,如今变成了旅游打卡的谈资。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潮水、野火这些自然景象,暗示历史记忆正在被时间冲淡
2. 通过"看奇石"这个日常场景,讽刺人们对历史的遗忘
3. "亡国恨"与"问渔樵"的对比,展现历史沧桑与现实的冷漠
就像我们现在去某个古迹旅游,可能更关心哪里拍照好看,而忽略了这里曾经发生过的重要历史事件。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提醒我们:有些记忆不该被潮水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