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江边的小景,充满了战乱年代的忧愁与孤独感。
诗的前四句写停船靠岸的场景:诗人乘着小船回到江边,把船系在古老的燕子矶旁。沙滩上的痕迹环绕着白色小船,山势起伏像一件黑色衣裳。这里用"乌衣"形容山色,既写实又带着几分萧瑟感。
中间两句写岸边的生活场景:小镇上人们争着买酒取暖,寒冷的村庄早早关上了门窗。这两个细节生动展现了深秋时节的寒意,也暗示着战乱年代百姓生活的艰难。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登高远望,却被眼前的烽火与夕阳刺痛了双眼。这里的"愁"字点明了全诗基调,斜阳下的烽火既写实景,又象征着动荡的时局。诗人将个人漂泊的孤寂与家国忧患融为一体,让整首诗的意境顿时开阔深远。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从停船、看山到望烽火,层层递进,最后落在"愁"字上,把一个小场景写出了大时代的悲凉感。特别是结尾处夕阳与烽火的意象叠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