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华山高卧图

蹇驴不蹋丰丘尘,华山归卧云台云。
曲肱枕石且适意,世事耳边殊不闻。
建隆天子小天下,自起潜行风雪夜。
经济元臣不敢眠,夜夜衣冠待车驾。
南征北伐事纷纭,猛将四出貔貅军。
尽取荆吴并蜀广,床头鼾睡只容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华山高卧、远离尘嚣的闲适生活,同时暗讽了皇帝忙于征战、臣子疲于奔命的现实。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

前半部分(前四句)用轻松笔调勾勒隐士形象:他骑着瘦驴远离繁华都市,回到华山云雾缭绕的住处,随意枕着石头酣睡,完全不理世间喧嚣。"曲肱枕石"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见他随意躺卧的洒脱姿态。

后半部分(后八句)笔锋一转,描写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天子)的勤政生活:他深夜冒雪微服私访,大臣们紧张得不敢睡觉,随时准备接驾。接着展现王朝南征北战的忙碌景象,猛将带着精锐部队四处征战,而这一切纷扰中,只有那位华山隐士还能安然酣睡。

最妙的是结尾"床头鼾睡只容君",用夸张的对比制造强烈反差——当整个国家机器都在高速运转时,唯独这位隐士能享受真正的安宁。这种写法既突出了隐士的超脱,也暗含对权力追逐的讽刺。

全诗语言平实却充满张力,通过"高卧"与"征战"、"鼾睡"与"不眠"的鲜明对照,引发读者思考:究竟哪种生活更值得追求?在热闹与宁静之间,诗人显然更欣赏后者那份难得的自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