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州刺史寄鹤

临风高视耸奇形,渡海冲天想尽经。因得羽仪来合浦,
便无魂梦去华亭。春飞见境乘桴切,夜唳闻时醉枕醒。
南守欲知多少重,抚毛千万唤丁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鹤的形象,并借此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前两句写鹤的姿态不凡——它迎风站立、昂首远望,身形挺拔独特。诗人想象这只鹤曾渡海高飞,经历过许多风雨。"羽仪"指鹤的羽毛仪表,说明它从合浦(产珍珠的地方,暗示珍贵)来到此地,从此不再怀念华亭(鹤的故乡,象征过去)。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场景展现鹤的灵动:春天它乘着小船急切地寻找新环境,夜晚的鹤鸣声能把醉卧的人惊醒。这些描写让鹤的形象鲜活起来,既有自然野性,又能与人互动。

最后两句是诗人与鹤的互动:作为地方官(南守),他想知道鹤的分量有多重,于是边抚摸羽毛边呼唤它。这里的"千万"和"丁丁"(象声词)既写动作轻柔,又透露出对鹤的珍爱。

全诗通过鹤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以及在仕途中保持本真的心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借鹤写人,让读者从生动的画面中体会深意,这是古典诗词常用的含蓄表达方式。

薛能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