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艰难旅途中的感慨,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联"百折壶头路,劳生不可禁"用曲折的山路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感叹奔波劳碌的生活无法避免。"壶头"指险峻的山路,暗示仕途坎坷。
颔联"已垂元亮绶,难任少游心"说自己虽然已经做官("元亮绶"指官印),却难以实现像秦观(字少游)那样逍遥自在的心愿。这里用两个历史人物作对比,表达内心的矛盾。
颈联"拮据随戎马,艰难负橘林"具体描写艰辛:既要跟随军队奔波("戎马"),又辜负了家乡的橘林(象征田园生活)。"拮据"二字生动表现了捉襟见肘的窘迫。
尾联"依依宫柳色,北望惜繁阴"以景结情:回望京城宫墙边的柳树,惋惜那浓郁的树荫。这里的"繁阴"暗指官场中的庇护,但一个"惜"字透露出作者去意已决。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官场vs田园)、具象描写(山路、戎马、橘林)和含蓄的意象(宫柳),表达了知识分子在仕隐之间的典型矛盾心理,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暗含归隐之志。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容易引起现代人对"生活与理想"这一永恒话题的共鸣。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