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题画兰(壬午)
梦里池边,芳草王孙,远色纤纤。
纵繁华满眼,脂粘粉腻,一天浓闹,带雨拖烟。
何似高人,空江明月,古调清音独夜弹。
持赠有,幽芳自吐,不共人间。
抽条碧整如簪。
看香绿妆成十圳闲。
赖芝朋若友,不愁寂寞,封姨青女,耐得春寒。
醉读离骚,汨罗非远,千载难将此意传。
谁好手,将松螺石髓,拂上轻笺。
纵繁华满眼,脂粘粉腻,一天浓闹,带雨拖烟。
何似高人,空江明月,古调清音独夜弹。
持赠有,幽芳自吐,不共人间。
抽条碧整如簪。
看香绿妆成十圳闲。
赖芝朋若友,不愁寂寞,封姨青女,耐得春寒。
醉读离骚,汨罗非远,千载难将此意传。
谁好手,将松螺石髓,拂上轻笺。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兰花为主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孤傲的情怀。
上阕开篇描绘了一个梦境般的场景:池边芳草,远山如黛。接着笔锋一转,说即便眼前是脂粉浓艳的繁华景象,也比不上高人(指作者自己)在明月下独坐空江,弹奏清雅古调的风骨。兰花在这里象征着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它幽香自吐,超然物外。
下阕具体描写兰花的形态:碧绿的叶子像发簪一样整齐,散发着清香。作者说有了兰花这样的朋友,就不怕寂寞,也不畏春寒。这里用"芝朋若友"、"封姨青女"等典故,暗示兰花是志同道合的知己。最后提到醉读《离骚》,遥想屈原,表达了自己与古人相通的高洁志向。结尾处说要把松树、螺钿、石髓(都是高洁之物)画在纸上,其实是暗喻要把自己的品格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全词通过赞美兰花的清雅脱俗,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坚守节操的人生态度。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能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