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十首 其三

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
耕牛未尝汗,投种去如捐。
农事谁当劝,民愚亦可怜。
平生事游惰,那得怨凶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荆州农村的景象,同时暗含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前四句像一幅水墨画:荆州土地辽阔,田野一望无际。但奇怪的是,农民们耕种时牛都没出汗(说明耕作不认真),撒种子就像扔垃圾一样随意。这里用两个生动的细节,刻画出农事敷衍了事的场景。

后四句是诗人的感叹:该谁来劝导农民好好种地呢?老百姓这样愚昧实在可怜。但转念一想,他们平时就游手好闲,遇到荒年又怎么能怨天尤人呢?

全诗最精彩的是这种"欲言又止"的批判:表面写农民懒惰,实际可能暗指官府不作为("谁当劝"三字尤其明显)。就像我们看到有人工作敷衍,既觉得他可怜,又生气他不争气,这种复杂情绪被诗人精准捕捉到了。最后两句尤其犀利,用"凶年"(灾年)作结,暗示这种懒散最终会自食恶果。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