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窞行

石荦确,车冬昽,车声石声在水中。
左谾右豅,前窿后穹。
一蹶恐触头颅红,整襟凭轼呼从容(解一)。
天不知东与西,地不知高与低,人不知寒与饥。
但见雨索索,云迷迷,风声怒噎妃呼豨。
我乃不知水神为俞儿,山鬼为冰夷。
鬼神颠倒纷儿嬉,江湖满地走蛟蜃,我独踽踽而栖栖。
一尺水,一尺泥,人没两骭,马没四蹄。
居我乎无屋,行我乎无蹊(解二)。
使我车如舟,胡不篷与索。
使我马如龙,胡不鳞与角。
我心如辘轳,我身如桎梏。
我行西北却遇东南风,可惜我无羽翼听天缚。
天乎天乎无太酷,黄河之水不受天约束。
潴我田畴,荡我城廓。
万灶如萍泛榱桷,𧓈室鳞堂占民屋。
大鳖长鳅餍人肉,安得钱塘铁弩三千镞,一彀要令三舍缩。
哀此灾黎谁所牧,百有一存无食宿。
天既不能雨金复雨粟,俯视仳俪同一哭,此雨涔涔泪飞落(解三)。
古人有言为我告,吉凶同患先忧而后乐。
我书不为苍生读,焉用钜篇细字撑腰腹。
何计为天苏怨毒,斯民之孽谁之福,谁欤安坐支天禄。
噫嘻乎,箕卷舌,铛折足,而我车轮忽生角(解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灾难性的洪水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层层递进,既有对灾难的直观描写,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第一部分(解一)写的是洪水中的艰难行进。诗人用“石荦确,车冬昽”这样的拟声词,让人仿佛听到车轮在泥水中艰难前行的声音。道路崎岖,左右都是险峻的山谷,前后都是高耸的山峰,一不小心就会摔得头破血流。诗人虽然故作镇定,但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已经呼之欲出。

第二部分(解二)进一步描写了洪水的肆虐。天地一片混沌,分不清东西南北,人也失去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风雨交加,乌云密布,风声怒吼,仿佛鬼神在嬉戏。洪水泛滥,蛟龙横行,诗人独自在灾难中挣扎,无家可归,无路可走。水深及膝,泥泞不堪,人和马都寸步难行。

第三部分(解三)表达了诗人对灾难的愤怒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幻想自己的车能变成船,马能变成龙,但现实却是他被困在原地,动弹不得。他质问上天为何如此残酷,黄河之水为何不受约束,冲毁了农田和城池,淹没了房屋,吞噬了生命。他希望能像钱塘江的潮水一样,用强弩将洪水逼退,但现实却是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诗人悲愤交加,泪如雨下。

第四部分(解四)是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他引用古人的话,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写诗不是为了取悦权贵,而是为了唤醒人们对灾难的关注。他质问是谁造成了这场灾难,又是谁在享受着天禄。最后,诗人用“箕卷舌,铛折足”这样的意象,暗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而“车轮忽生角”则象征了诗人内心的愤怒和反抗。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生动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描绘了一场灾难性的洪水,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不仅关注灾难本身,更关注灾难背后的人祸,呼吁人们居安思危,关注民生。整首诗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