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默契和谐的境界,用生活中常见的乐器共鸣和风铃齐响作比喻,传递出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的奇妙感受。
前两句"的然同德定同声,鼓瑟吹竽尽未平"是说:志趣相投的人自然会发出同样的心声,就像各种乐器合奏时,虽然音调不同却能和谐共鸣。"未平"不是指不和谐,而是说这种共鸣持续不断、余韵悠长。
后两句"悬玉两窗非有约,如何风动一齐鸣"更生动:两扇窗前挂着的玉制风铃(古代称"悬玉"),明明没有约定好,为什么风一吹就同时响起?这里用自然现象比喻人与人之间那种不约而同的默契。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人际默契,用具象的乐器合奏和风铃齐鸣来表现。就像生活中好朋友经常同时说出同样的话,或者陌生人因为共同爱好而一见如故。诗人捕捉到这种奇妙的心灵感应,用风吹铃响的画面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真正的知音不需要刻意安排,自然就能心意相通。
钱时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