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孙雷师祈雨有应
天人本无二,万物备吾身。一诚苟无妄,呼吸皆鬼神。
南邦五六月,熯阳如火燉。法师念民食,升坛肆怒嗔。
符召五雷伏,龙起三江滨。风云随指顾,沛泽来逡巡。
岂惟盈沟浍,更且溢河津。道路接歌颂,田家具仓囷。
茫茫大钧内,造化岂不仁?安得法师辈,飞行遍八垠。
以兹云霓心,慰彼大旱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孙雷的法师祈雨成功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信仰的力量。
开头四句是哲理铺垫:人和自然本是一体,万物都存在于我们自身。只要心诚不虚妄,连呼吸都能感应鬼神(强调心诚则灵的道理)。
中间部分像一场"祈雨直播":
1. 先描写旱情——五六月的南方像被火烤,庄稼快干死了。
2. 法师登场——因为心疼百姓没饭吃,他怒气冲冲登上祭坛(这里"怒嗔"不是真生气,是表现法师祈雨的威严气势)。
3. 施法过程——画符召来雷神,指间飞出三条江的龙,风云听他指挥,大雨说来就来。
4. 降雨效果——不仅灌满小水沟,连大河都漫出来了,画面感极强。
后续是happy ending:
- 老百姓在路边唱歌庆祝
- 农民家里粮仓堆满粮食
- 作者感叹:大自然不是无情的(反驳"天地不仁"的说法)
最后四句是美好愿望:希望更多像孙雷这样的法师,能飞遍天下所有干旱的地方,用求雨的法术解救受苦的百姓。
这首诗的亮点:
1. 把严肃的祈雨仪式写得像超级英雄电影,法师像操控天气的雷神。
2. 用"火燉""盈沟浍"等接地气的比喻,让现代人也能想象当时的旱情。
3. 传递积极价值观:心诚能感动天地,有能力的人应该帮助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