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之复次前韵作四篇见示是日适登城楼以望江山且阅捷报因赋六章以报之 其三
晋败苻秦淝水滨,谢公祗用八千人。
飞腾貔虎生修翼,屠剪鲸鲵脍硬鳞。
否运既倾终反泰,寒威已振却成春。
吾皇盛德超千古,接士端如见大宾。
飞腾貔虎生修翼,屠剪鲸鲵脍硬鳞。
否运既倾终反泰,寒威已振却成春。
吾皇盛德超千古,接士端如见大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歌颂了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和时运转好的道理。
前四句用打仗的场景打比方:
1. 东晋谢安只用八千人,就在淝水边打败了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
2. 把晋军比作长翅膀的猛虎(貔虎生翼),把前秦军队比作被切片的鲸鱼(硬鳞被做成生鱼片),形象说明强弱逆转
中间两句讲人生道理:
5. 坏运气到头就会变好(否极泰来)
6. 寒冬过后就是春天(用天气比喻形势转变)
最后两句拍皇帝马屁:
7. 夸当朝皇帝德行超越古人
8. 说皇帝接待贤士就像招待贵宾(其实是用典故暗示希望皇帝重视人才)
全诗妙在把历史典故(淝水之战)、自然现象(冬去春来)和现实政治(夸皇帝)串在一起,既展示了战争的壮烈,又暗含对当下时局的期待。最有趣的是把血腥战场写成"切生鱼片"的场景,这种暴力美学让人印象深刻。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